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系统盘点神经(脑)科学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其中,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88名。
据了解,在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增选的73个总名额中,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与数学领域7名,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特别名额6名。为加强基础科学领域院士队伍建设,在2021年增选中为数学物理学部增加1个名额,用于数学领域。除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6个特别名额须待特推小组评审推荐后再划归相关学部使用外,其余67个名额分配如下:数学物理学部12名、化学部11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名、地学部11名、信息技术科学部8名、技术科学部12名。
BrainNews编辑部盘点了目前国内的神经科学(脑科学)相关的院士。图源:sciencemag.org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霖
陈宜张
陈宜张(1927.09- ),男,浙江慈溪(原余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军第九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浙江大学脑与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浙大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Neuroscience Bulletin》名誉顾问。历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科会生理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生理学报》副主编、《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励,被总后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荣誉称号。
陈宜张院士主要从事神经生理及神经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生理研究;60年代发现单个电刺激可使幼兔大脑皮层树突电位长时间易化;70-80年代以来,提出了下丘脑及边缘系统参与针刺镇痛的设想并阐明了下丘脑-中脑连接的意义;阐明了下丘脑室旁核在损伤性应激反应中的作用以及脑内氨基酸和下丘脑神经肽与心理应激的关系。
80年代迄今,首先在国际上提出了糖皮质激素作用于神经元的非基因组机制或膜受体假说,提供了甾体激素以非基因组机制方式分别抑制、促进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分泌和重摄取氨基酸的一系列实验资料;并阐明其部分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有关工作已被国际著名内分泌学教科书所引用。主编有《神经系统电生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等6册专著。有2篇论文发表后被国际文献引用近百次,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之一。
段树民
段树民(1957.10- ),男,安徽省蒙城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1982年段树民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5年获得南通医学院(今南通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后,段树民任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2019年后任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任《Glia》、《Hippocampus》、《Neurobiology Disease》国际杂志编委。
段树民院士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尤其在胶质细胞信号分子释放机制、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和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沉默突触活化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Neuron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同行重视,促进了神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推动建立中国人脑库,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多年,筹建的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成功获批,为我国脑科学的快速发展,融入国际主流做出重要贡献。带领国内同行推动国家实施大型脑科学研究计划。担任第十一、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通过提案、媒体访谈等形式,积极参政议政,向国家献言献策,为国家在科技发展和人才的政策的制定和改善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媒体进行脑科学的科普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郭爱克
郭爱克(1940.2- ),男,辽宁沈阳人,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5年郭爱克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1979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4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控制论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4年从德国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信息加工研究室主任;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室主任;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果蝇为模式生物的学习与记忆实验室;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学习记忆实验室高级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担任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现任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研究员、学习与记忆研究组组长。曾任“973计划”前沿领域项目“脑发育和可塑性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0-2005)。
郭爱克研究员多年从事视觉信息加工、学习记忆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他目前的研究兴趣是从基因-脑-行为的结合上, 从分子、细胞、回路、网络直到行为多层次研究果蝇的学习、记忆、注意和抉择机制,开创了果蝇的两难抉择的研究, 发现了果蝇在视觉和嗅觉之间跨模态的记忆协同和传递。
除此之外,他还从事果蝇的热伤害性感受、时钟节律、雄-雄求偶、运动知觉、药物成瘾以及神经退行性机制等课题研究。他的长远目标是以多巴胺系统介导的强化学习机制为主线,从神经回路层面上揭示果蝇的基于“价值”的抉择,药物成瘾及雄-雄求偶行为是否采用共同的或相似的神经回路网络和工作原理,以期对脑的高级功能和认知研究有所提示。
韩济生
韩济生(1928.7.17- ),男,浙江萧山人。神经生理学家、疼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瑞典隆德皇家科学院国际院士。1953年,韩济生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生理和药理专业。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生理系任教。1979年4月,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90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6月,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济生在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枢阿片肽与抗片肽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处于国际前沿,神经刺激疗法用于治疗海洛因成瘾开创出新领域。他自1965年起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首先阐明针刺人体一个穴位引起镇痛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证明针刺可促进神经系统中分泌出5-羟色胺、内啡肽等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发现改变穴位上电刺激的频率可引起脑中释放出特定的神经肽。若刺激时间超过2小时又可促使脑中产生出CCK等对抗镇痛的物质。每个人针刺治疗效果的优劣取决于镇痛和抗镇痛两类物质的多寡和相对平衡。据此原理设计制造出神经刺激仪,可收到镇痛、解痉等效果,还可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治疗。
鞠躬
鞠躬(1929.11- ),男,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绩溪。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我国现代神经解剖学奠基人之一。先后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973”(筹备)15人专家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专业评审组成员;陈嘉庚科学奖医学组评奖委员会委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7篇,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截止2007年底被他引3500次,自1987年起任《Neuroscience》编委,目前是唯一中国编委。2002年应邀赴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2019年4月10日,鞠躬举办退休仪式。
鞠躬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束路追踪、神经内分泌学、大脑边缘系统及化学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在脊髓与脑干的联系、终纹床核以及脑下垂体前叶、后叶的神经支配等方面研究中有许多重要发现,尤其是发现哺乳动物可受神经直接调节,从而提出垂体前叶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学说,具有突破性意义,打破了垂体前叶不受神经直接调节的半个世纪的定论。此学说可能将对内分泌的正常及病理功能,内分泌疾病的病因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此学说已逐渐受到国际上的重视,曾应邀赴多个国家(地区)31所院校作多次报告。
同时.鞠躬领导了脑对免疫系统调节的研究,其主要成果之一是证明了催产素是一种免疫激素。他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参加专著编写了3部。1995年获“八五”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1996年获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同年获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苏国辉
苏国辉(1948.1- ),男,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顺德。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解剖学家。1973年毕业于美国东北大学生物系。197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国辉院士20余年来一直从事哺乳动物视觉系的发育、可塑性及再生研究。发现了双眼视网膜在其靶区(上丘及外侧膝状体)投射的一些重要规律。开展实验发育学研究,从破坏视觉正常投射后出现的异常投射或代偿投射来研究视觉传导路的可塑性。从可塑性研究发展到视网膜再生研究,是这领域的先驱者。
创建了外周神经视网膜移植模型,首次证明成年鼠视网膜节细胞受损轴突可在外周神经中长距离再生。近年来,研究各种细胞成分眼内移植或神经生长因子球内注射对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影响,在 6 种神经营养因子中,发现只有 CNT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能促进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再生。
唐孝威
唐孝威(1931.10- ),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青海核工业部九院、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单位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其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高能实验物理、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核医学、脑科学等方面的研究。
唐孝威院士60年代直接参加中国原子弹、氢弹研究设计与试验,和同志们在中子点火和核测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70年代末领导中国向西方派出的第一个高能物理科学实验组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合作组在实验中发现胶子。
80 年代以来领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组参加 L3 实验及 AMS 实验等国际科技合作,并在生物物理、核医学、脑科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取得有创见的成果。90年代初转到医学领域,开展物理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主要进行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并应用于心脏疾病与脑疾病的诊断。
90年代中开始进行脑科学的研究,包括:人的工作记忆的心理学实验以及认知和脑疾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等。他和合作者在实验上测量双任务短时记忆的混合广度,并提出短时记忆的生物物理学模型。他参加了973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中“脑高级功能的机制”课题的研究。他积极推动中国脑功能成像的工作,1999年出版了他主编的《脑功能成像》一书。2002年他发表了《脑功能原理》一书,提出脑内信息加工过程的量子化假说,并在脑的系统水平上探讨脑区激活与相互作用的定律。2000年起他和国内神经科学家一起,推动和组织中国“人类脑计划”和神经信息学的工作,并在2001年10月代表中国参加全球“人类脑计划”研究。2001年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建立神经信息中心。还在浙江大学和同事们建立神经信息学中心,开展神经信息学研究。
杨雄里
杨雄里(1941.10- ),男,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筹建者和推动者。复旦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春理工大学双聘院士、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1963年7月杨雄里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1980至1982年在日本国立生理研究所进修;1988至1999年任中科院生理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2001年创建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2006年出任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
杨雄里长期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专注于视网膜神经机制的研究。应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染色技术,并与药理、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不同侧面对视网膜中信息传递的调控在几个层次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水平细胞所接收的光感受器信号及其相互作用方面作出了新发现,修正了传统的观点;和合作者首先报道视杆-视锥间电耦合因背景光而增强,在国际上被列为80年代视网膜研究中的突出成果;率先发现了视锥信号在暗中受到压抑的新现象,并对网间细胞及几种神经调质的参与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叶玉如
叶玉如(1955.7- ),女,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台山。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1977年叶玉如从美国波士顿市西蒙斯学院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神经药理学科;1983年获得哈佛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博士后研究;1993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任教,先后担任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理学院副院长、生物化学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部讲座教授;1998年获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学者奖;1999年创立分子神经科学中心;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同年获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2010年担任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获颁法国国家荣誉骑士勋章;201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16年11月出任为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
叶玉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逊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她在研究促进和维持神经细胞存活与发育的神经营养因子方面有卓越成就,在探索脑部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运用现代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方法,探讨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元发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用于治疗神经性病患的可能性。首先或参与发现了 NT3 , NT4 和 NT7 三个新的神经营养素,研究了它们的作用特点和部分作用机制;发现 CNTF 受体为三元聚合物,其受体机制与白血病抑制因子有相同之处,并研究了 CNTF 的作用特点;发现各神经营养素的作用可以相互协同。阐明神经肌肉突触形成的调节机制,发现 Cdk-5 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直接影响突触的形成及其功能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神经突触形成的机理及突触的功能,对了解由此衍生的学习及记忆的机理有很大帮助。
赵继宗
赵继宗(1945.10- ),男,出生于北京市,籍贯北京。神经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6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0年被派往美国休斯顿医疗中心进修神经外科1年,次年转到美国Henry Ford医院神经外科,进修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以及显微神经外科。现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副院长,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副主编、临床神经外科医学副总编、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国临床神经外科等杂志编委、美国Surgical Neurology编委、德国Neurosurgical Review编委。
赵继宗院士主要从事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担任国家“九五”至“十一五”“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的研究”的课题。首次发现切除巨大动静脉畸形(AVM)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时间窗,并成功切除巨大AVM。攻克复杂动脉瘤手术关键技术,采用动脉瘤标本研究其形成与破裂机制。在国内推广规范化的脑出血外科技术,降低死亡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首次经脑出血手术标本证实淀粉样变发生率,为脑出血早期鉴别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国内率先建立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完成了神经外科手术从脑解剖保护向脑功能保护重大转接。
强伯勤
强伯勤(1939.09.11- ),男,浙江上虞人,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2年强伯勤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1996年至2000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
强伯勤先后开展了核酸及其工具酶研究,工具酶、细胞因子和疟疾亚单位疫苗等基因工程研究,人类基因组研究,神经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研究等。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八核苷酸限制酶SfiⅠ,合作鉴定出第二种八核苷酸限制酶NotⅠ的识别特异性还发现了新酶NalⅢ,NlaⅣ和MslⅠ构成了基因工程高产菌株,提高限制酶或甲基化酶产量10—100倍以上开展过创新霉素产生菌质粒的基因克隆1993年起从事人类基因组研究,主要领域是脑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张旭
张旭(1961.8- ),男,江苏宜兴人。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4年7月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神经科学系获医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85年9月-1990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任助教;1994年8月-1999年11月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任讲师、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副所长。1999年12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2008年4月-2010年8月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9月至今,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科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
张旭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在感觉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对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等系列研究为临床镇痛和痛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对阿片受体不同亚型间相互作用及其与吗啡镇痛耐受相关性的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其药物研究的新方向。在寻找新的痛觉调控分子的研究中,发现从背根节神经元释放的钠钾泵激动剂,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和痛觉信息传递。在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发现了大脑发育期表达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GF13)是微管稳定蛋白,它通过聚合和稳定微管调控神经元和大脑的发育,并且阐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碍的机理。
张旭研究员已发表论文110篇,论文被他人引用5千多次,参编疼痛学经典教科书《Textbook of Pain》等专著。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兼任《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Brain Research》、《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等期刊的编委。
陆林
陆林,1966年9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籍贯安徽安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1989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现华北理工大学),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 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林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在病理性记忆的神经机制和干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新方法及睡眠医学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成瘾防复吸治疗的新理念和快速抗抑郁治疗的新假说,开辟了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方法,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论文多次发表在包Science、Nature、Neuroscience,Trends in Neuroscience、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BiologicalPsychiatry和JournalofNeuroscience等多个著名的国际期刊上,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在精神病学以及药物依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骆清铭
骆清铭,男,1966年出生,湖北蕲春人,198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红外技术专业。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医学光子学”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负责人。199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批),2000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2012年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2014年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2016年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AIMBE Fellow)。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兰
马兰,女,汉族,1958年9月生,山西平定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基础医学院药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Neuropharmacology等学术刊物编委。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β-arrestin的核信使功能和成瘾性药物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揭示了药物作用的新途径;发现GRK和β-arrestin在学习记忆和药物成瘾中的关键作用并阐述了其分子机制。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入选2005年度中国医药科技十大进展新闻和2005年度上海十大科技进展,两院院士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11年度上海十大科技进展;主讲的课程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所指导的博士生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被复旦大学研究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蒲慕明
蒲慕明,1948年出生于中国南京,籍贯广东大埔县三河镇,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ul Licht杰出生物学讲座教授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1970年蒲慕明从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美留学;1974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系博士学位;1976年进入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生物物理系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85年开始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分子神经生物学系任教授;1988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同年开始参与筹建香港科技大学 ;1996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系担任Stephen W. Kuffler讲座教授;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200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6年获得格鲁伯神经科学奖 ;2017年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蒲慕明主要从事细胞膜生物物理、神经轴突导向机制、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关系、突触可塑性的机制、神经环路功能等领域的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池志强
池志强(1924.11.16- ),男,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
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系。1959年获前苏联列宁格拉儿科医学院副博士学位(PHD)。毕业初期曾担任浙江大学药学系助教;1978年,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1983年,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1953年起,在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在上海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理学研究。
池志强早期研究抗血吸虫药物锑剂的毒理及解毒剂。六十年代从事防治电离辐射损伤的药物研究。七十年代以来,主要研究镇痛剂,他领导的研究组发现羟甲芬太尼(Ohmefentanyl),为一高强效的镇痛剂。八十年代开展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配体及阿片受体结构功能研究。证明羟甲芬太尼是一高亲和力,高选择性u阿片受体激动剂,得到国际承认。这一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对阿片受体结构功能研究在系统进行中。
李春岩
李春岩(1938.9.15- ),男,河北省大城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经内科学家。196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心脑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河北省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常委,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通过对300余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学及20余例尸体解剖资料进行研究,李春岩发现GBS不仅存在着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尚有以急性原发性运动神经轴索变性为特征的病理改变,命名为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MAN),是GBS的一种新的亚型。采取700余份标本,经过千余次的培养,从病人粪便中培养出空肠弯曲菌,并利用该菌及菌体成份脂多糖诱发出AMAN的动物模型。上述研究于1994和200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有关论文100余篇。
秦伯益
秦伯益(1932.11.06- ),江苏省无锡市人,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领少将军衔、研究员,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
秦伯益曾参加火箭推进剂和除莠剂等毒性的研究,主持研究成功神经性毒剂预防片(85号),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研制的盐酸二氢埃托啡,是我国研制成功并获批准生产的第一个麻醉性镇痛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进行了华南马尾杉活性单体新药福定碱的药理研究,发现其选择性真性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主持“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阿片类戒毒药物的研究,研制成防复吸药国产纳曲酮。2000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编《新药评价概论》,著《漫说科教》。
沈渔邨
沈渔邨(1924.1- ),女,浙江杭州人,精神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
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1955年在苏联第一医学院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曾任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精神科主任、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主任,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沈渔邨是我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2013年,沈渔邨荣获北大教师最高奖和最高荣誉——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和国华杰出学者奖。
20世纪50年代沈渔邨率先创立人工冬眠新疗法,为控制病人兴奋,实行开放管理创造条件。70年代首创在农村建立精神病家庭社会防治康复新模式,获得成功。80年代引进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先进方法,组织全国首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使得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水平迅速与国际接轨,并于1985年获卫生部乙级科技成果奖,1995年WHO将全部资料用英文出版。在此期间还率先对老年期痴呆筛查和诊断工具、发病率、患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以及开展抑郁症病人的生化基础与药物治疗机理研究。上述课题在1993年分别获得卫生部与国家教委科技进步3等奖。为我国精神病学专业培养出第一名博士研究生和第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主编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二版、第三版。主编的《精神病防冶与康复》,荣获中宣部颁发的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2等奖。发表论文达150余篇,80年以后发表文章被 SCI收录11篇,被引17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1990年12月被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聘为国外通讯研究员。
目前在国内外兼职有:WHO总部精神卫生专家组成员(已连任4届),世界心理康复协会亚太区地区副主席,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副主编。1959 年被北京市授予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王永炎
卢世璧
卢世璧(1930.07.08- ),男,湖北省宜昌市人,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人工关节学组组长、内固定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及北京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华骨科杂志及解放军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顾问、“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名誉总编辑、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工程学组委员等职。
卢世璧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了周围神经伤系列研究。国内首先开展了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自体神经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先开展了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提出并实验证明钢板内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钢板内固定后的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在再生医学方面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软骨ECM为材料的成分及结构仿生的支架,复合种子细胞修复软骨已成功应用给临床效果满意。
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21项。2008年被评为一代名师,全国抗震救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10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发表论文350余篇,编著专著17部。
唐希灿
唐希灿(1932.12.29-),男,广东省潮阳县人,神经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人体及动物生理专业,同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室工作至今。1984年5月入选中国外经贸考察代表团成员,访问考察匈牙利的药物研发。1987至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应邀分别在法国国家健康及医学研究院(INSERM U。288,巴黎),美国Southern Illinois Univ ,School of Medicine(springfield city)以及Loyola Univ of Chicago医学中心开展合作研究。1985至1989年入选第一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1988年获上海市侨界优秀知识分子称号。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2000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研究所研究生学位委员会主任,原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高级顾问,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名誉主编。
从20世纪60年代起,唐希灿主要从事中草药内作用于神经系统有效成份的开发及作用机理研究。以主要药理研究参与者完成的研究项目共获国家级科技奖7项。始于1982年主持研究成功的治疗早老性痴呆新药石杉碱甲(huperzine A),是迄今从植物内发现的最独特的高效新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优于国际上目前正在开发的同类药。通过结构改造与活性关系研究,发现新化合物"ZT-1",已在欧洲完成及国内进入Ⅱ期临床验证。对石杉碱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发现它有保护神经细胞新作用靶点,阐明它的保护神经细胞作用是通过调控凋亡基因表达。有关石杉碱甲的研究已在国内及国际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系列地发表了62篇论文。5次受特邀在国际学术大会分会上作石杉碱甲及植物内有效成分研究专题报告。应四家国际著名期刊主编特邀,撰写了4篇石杉碱甲的研究综述。
1987至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法国国家健康及医学研究院、美国南伊利诺以斯大学医学院及芝加哥洛约勒大学医学院开展合作研究。参与编写初版及修订版研究生教材"基础神经药理学"。已在国际及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8篇。研究成果已获国内专利三项,美国专利二项,欧共体专利一项。
周良辅
周良辅(1941.7.27- ),男,福建省古田县人。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1985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外科任Fellow。现任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和上海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和上海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主任委员、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士。我国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
周良辅专长神经外科,包括脑和脊髓肿瘤、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先天性病变等。近来主要从事微侵袭神经外科如显微外科、颅底外科、神经导航外科、内镜外科、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990、1995、2009、2014),省部级一等奖五次,光华医学奖(1997);上海市医学荣誉奖(1997),上海市科技功臣(2011),华夏医学奖(2013)等奖。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8),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6),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等荣誉称号。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九、十、十一届)。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官方杂志2011年度人物。获2015世界神经外科联盟荣誉奖章和奖状。任美国《NEUROSURGERY》、欧洲《NEUROSURGICAL REVIEW》和日本《NEUROLGIA MEDICO-CHIRURGICA》杂志国际编委。国外多本杂志审稿专家。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0篇,SCI收录50篇。
顾晓松
顾晓松(1953.12- ),男,江苏南通人,医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80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南通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基础部主任。1992年6月、1993年7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马普研究院和英国伦敦大学访问研修。现任南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九届、十届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
顾晓松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神经损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的研究方面,构建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成功修复大鼠、犬坐骨神经缺损,相关产品已进入临床试用,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使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恢复疗效优良,克服了周围神经缺损修复自体神经移植供体来源受限的世界难题。
基础研究工作的相关论文已在国际临床神经科学的权威杂志《Brain》(影响因子8.201)上发表。在中药促神经生长的研究过程中,研制开发的中药合剂—神经生长液,已获中国发明专利,并成功的进行了技术转让,正在进入临床试用。
顾晓松教授系列研究工作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研究与转化走在国际前沿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提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构建”的学术观点,被作为新的理念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发明了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受试患者操作肢体功能明显恢复。研制了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顾晓松教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等杂志共发表论著3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95中国高科技产品博览会金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被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7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荣获何梁何利奖。
1. 中国神经科学会官网介绍
2. 各位院士单位的官网介绍
作者信息
整理作者:Lisario(brainnews创作团队)
校审:Simon(brainnews编辑部)
欢迎加入超过 20000人的
全球最大的华人脑科学社群矩阵